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光伏电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光伏电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确保电站稳定运行和发电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探讨:

一、安全管理

  1.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由于光伏电站项目的施工环境和场地的不同,选择的安全系统也有明显的差异。施工单位必须安排施工管理人员制定方案,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加强管理的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原有的安全管理体系。
    • 加强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领导和管理层的具体责任。
  2. 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 光伏电站项目的施工风险主要集中在基层人员。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在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安全制度意识,在主观意识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通过多媒体、VR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从而丰富培训形式,加深人们的印象,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更加顺利,并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规定。
  3. 规范作业行为

    •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规范自身作业行为,降低作业风险。
    • 对于高空作业等风险较高的施工环节,应特别关注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 有序实施现场检查

    • 可对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形成良好的约束,有助于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施工安全问题,对于提高现场安全管控水平为有益。
    • 应对巡视的结果反馈,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巡视报告单,按照报告单的格式来填写施工现场巡视结果,归纳巡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责任主体通报批评,并且进行整改。
    • 可借助现代化技术来辅助巡视,比如监控系统等平台,使巡视工作的开展更加准确。
  5. 组建紧急救援队

    • 光伏电站项目的项目经理是一级救援队的队长,一级救援队员是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在安全事故发生初期,采取积措施应对安全事故。
    • 光伏电站项目施工企业总部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二级救援小组。主要任务是调查安全事故,向相关部门报告相关信息,切实落实后续赔偿工作。
    • 一级救援队和二级救援队应密切配合,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6. 严控应急机制的响应时间

    • 对于应急机制,要在安全事故发生1小时之内及时启动,并将安全事故信息上报给政府和建设单位,使其能够时间做出响应。

二、质量控制

  1. 物料到场验收

    • 物料到场后清点数量及检查是否有损坏,若有缺件和损坏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 大件设备装卸和搬运时需使用设备进行吊装和搬运,根据图纸就近装卸,避免后期施工大量二次搬运。
    • 设备开箱时清点箱内的设备图纸资料、合格证、报告等并留档,作为后期设备调试技术资料和施工资料留档。
  2. 土建基础施工

    • 支架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伏区安装的质量。基础的放线定位要使用的测量仪器(经纬仪、全站仪)来控制定位的水平度。
    • 基础浇筑时严格控制基础和金属预埋件的的垂直度和标高,基础拆模后进行复测,对基础产生沉降、偏差不合格的及时进行缺陷处理,以免多个偏差累计造成整体的偏差不合格。
    • 金属预埋件的防腐处理后基础养护强度需达到70%时,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安装。
  3. 光伏支架安装

    • 光伏支架安装的质量控制关系到组件的安装质量和后期的发电收益。光伏支架安装时需确保立柱的垂直度和横梁、导轨的水平度,单个阵列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控制影响组件安装质量,组件在支架上应均匀受力,避免受力不均造成的隐裂故障。
    • 支架紧固时配置全套的紧固件(垫片、弹垫),增加支架安装的摩擦力和防止震动造成松动。紧固过程中进行支架的定位调平工作,先初步紧固安装支架,待后期支架调平后进行复紧工作。
    • 支架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需进行保护,防止破坏表面镀锌层影响使用寿命。安装时在切割和焊接部位需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4. 电气设备安装

    • 电气设备承担光伏系统的能量传输,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
    • 逆变器作为系统核心,安装时需参照技术资料安装牢固且预留足够的散热空间。
    • 变压器、高压柜、交流电缆等设备安装时设备的水平度和垂直度需在偏差范围内,设备连接时电缆头的制作、压接等工作满足工艺规范。
  5. 电缆和防雷

    • 电缆敷设时要注意电缆的保护,避免损伤电缆的绝缘层。敷设时电缆不弯折、扭曲,外敷的电缆在线槽内或者进行绑扎固定。直埋的电缆埋设的深度要大于800mm,直埋的电缆沟底层需要敷设100mm的软沙,然后整齐排列电缆,电缆上层再铺设100mm的软沙,在铺设混凝土盖板进行保护后回填土方。
    • 防雷的施工接地和接地网的深度要满足要求,接地需要2.5米的深度,接地网埋深为1米。接地扁铁焊接时要三面焊接,并且焊接的搭接长度是扁铁宽度的2倍。对焊接部位进行防腐处理,防止后期生锈导致接地电阻值过大。
  6. 调试运行阶段

    • 调试阶段包括一次、二次系统的电缆连接、保护、监控等功能的校验和调试。对于断路器的调试主要内容包括开关控制回路的调试、开关本体的信号和操动机构信号调试、开关量的状态以及在后台机上的显示调试。
    • 变压器的调试主要包括主变压器瓦斯、温度、压力等信号在后台机上显示是否正确,重瓦斯信号、压力信号响应是否正确等内容。
    • 光伏的调试是个系统的调试过程,调试的项目种类多包括一次系统、二次系统、直流侧、阵列区、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在设备调试期间,需要的厂家人员进行操作调试,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7. 质量管理体系

    • 建设单位应按照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 在实施光伏电站建设工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建设质量标准,按时完成建设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8. 检查与验收

    • 对于每个建设阶段的工程,都要进行而严密的检查,包括技术检查、质量检验、验收和审查等,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
    • 在工程质量检验中,必要时应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处理,以避免问题影响整个光伏电站的工程质量。
    • 建设单位应保证在工程质量问题解决后,再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 在光伏电站建设的每个阶段,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各项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光伏电站的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实现工程投资的效益。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确保电站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教育、规范作业行为、有序实施现场检查、组建紧急救援队以及严控应急机制的响应时间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严格的物料到场验收、土建基础施工、光伏支架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电缆和防雷以及调试运行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光伏电站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